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法院 > 基层动态
火塘调解、无讼乡村、背着国徽去开庭……禄劝法院“枫”景正好
  发布时间:2024-03-02 11:28:25 打印 字号: | |

今年以来,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坚持系统思维和强基导向,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贴近基层的优势,积极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以能动司法促推诉源治理、执源治理。

辖区撒营盘、转龙、团街三个派出法庭秉持各自的特色文化名片,将公平公正、便民为民的司法理念融入工作点滴中,常态化开展走村入户、多元调解,不断提升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撒营盘人民法庭】

背着国徽去开庭

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一筐背篼一副背绳,他们把法庭背到田间地头。一枚国徽一腔赤诚,他们把春风融进百姓心田。

“背着国徽去开庭”是一张靓丽的司法名片。上个世纪90年代,在长期扎根艰苦地区法官们的引领下,撒营盘法庭首先在全省开创了“背着国徽去开庭”的巡回审判模式,树立了禄劝县法院的一面文化旗帜。

此后,一代代禄劝法院干警接续奋斗,逐渐打造了“背着国徽去开庭、双语审判”等禄法名片。

撒营盘法庭在传承好“背着国徽去开庭、双语审判”等传统的同时,积极搭建“石榴籽调解室”,着力用法治力量维护民族团结。依托法官工作站定期到村委会讲授民族政策法规和法律知识,并邀请村民观摩庭审。2023年撒营盘法庭荣获“民族同心特色法庭”。

【团街人民法庭】

打造“火塘调解”模式

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团街法庭辖区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火塘夜话”是少数民族家中常见的唠家常、聚会议事的重要形式。团街法庭结合办案实践,创新调解形式,打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火塘调解”模式。近两年,法庭年均巡回审理400余件,调解300余件,服判息诉率达97.57%。

团街法庭副庭长介绍,通过“火塘调解”,不仅能有效化解涉诉矛盾纠纷,还能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之中,潜移默化地传导敬老爱亲、团结互助的家教家风教育,有效达到审理一起、濡染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

【转龙人民法庭】

建设无诉乡村

下好诉源治理的“先手棋”

在群众讼累上做减法,让诉讼从有到无。“无讼”,是中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源头减少诉讼,形成以和为贵的基层社会风貌,是转龙法庭助力无讼乡村建设的初衷。

家住九龙镇民权村的杨老爹年过八旬,育有三个子女,大儿子家庭经济一般,二女儿远嫁外地,老人生活起居由小儿子照顾。两家人隔墙而居,老人和大儿子常因抚养事宜拌嘴。前段时间,因大儿子在争吵时说了一句“你去法院告嘛”之类的话,老人一气之下找到转龙法庭。为避免官司影响亲情,法官决定采用“断处观”调解模式,邀请了本村德高望重的彝族长者调解。在用心用情的劝说下,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在解纷力量上做加法,下活诉源治理一盘棋。杨老爹问题的解决,只是转龙法庭推动无诉乡村建设,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一个缩影。

除了无诉乡村建设之外,转龙法庭坚持能动司法理念,积极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构建“法庭+司法所+N”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扩展基层解纷力量。

转龙法庭先后在辖区4个村委会及轿子雪山旅游风景区挂牌成立“法官工作站”,通过“坐诊、出诊、会诊”三诊联动,即“法官工作(坐诊)—入户调解(出诊)—多部门联动(会诊)”的方式有效解决涉诉纠纷,切实将司法服务延伸至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细胞。

不管是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还是普法强基补短板,禄劝县法院干警往前迈出的每一步,都将在群山间熠熠生辉。

 
来源:禄劝法院
责任编辑:尹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