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宁区人民法院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层次、强化服务功能,打造“十心”服务模式,丰富诉源治理内涵,全方位提升诉讼服务的时效性和群众的满意度。
1.接待群众热心
诉讼服务中心是法院服务的第一扇窗,晋宁法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为当事人提供便捷的服务。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专门的导诉台,由三名工作人员根据来访需求提供接待指引、查询咨询、办理流程介绍等服务,对来电咨询做到详细登记、仔细询问和及时反馈,始终坚持以最饱满的工作状态接待每一位当事人。
2.智能服务慧心
以信息技术为抓手,不断加强信息建设,以科技赋能审判工作,持续加大立、审、执阶段的技术应用推广。在安检入口旁设置24小时诉讼服务中心,集材料收转、智能导诉、诉讼风险评估、立案缴费等服务设备,实现法院各部门间、当事人与法院间的高效衔接。
此外,通过大力推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等服务,实现由现场叫号排队立案的传统模式向全时段在线立案的转变和跨域立案的高效流转,减轻群众诉累。
3.诉前调解公心
为打造群众信得过的专业诉前调解队伍,晋宁法院凝聚起“银发力量”,将退休老法官吸纳进调解队伍,构建起老赵调解室、拉索调解室、解忧驿站的“两室一站”调解中心。
充分发挥老法官的信誉优势、专业优势,通过秉持“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以公心寻找法、理、情的平衡点,落实最佳的诉前调解方案,并以司法确认的形式固定权利义务,督促当事人及时兑现承诺,达到当事双方握手言和的目的。
4.立案登记用心
将立案审核、材料收转、财产保全、诉前鉴定、委托评估等辅助事务集中到诉讼服务中心,开通诉讼服务微信账号,打通便民立案通道。
推行“立案最多跑一次”,根据当事人情况,分类施策,实行“容缺立案法”“延时立案法”“三分钟立案法”,有效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目标,切实减少了群众诉累。
5.审判服务匠心
聚焦执法办案主责主业,以提升案件质效为第一要务,建立诉讼引导和风险告知机制,鼓励和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方式解决纠纷。
出台案件繁简分流标准,按照快慢分道的原则,加大导入速裁程序的案件比例,充分发挥院庭长“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严格落实院庭长“阅核”监管职责,压实对“四类案件”监督管理职责,实行民事案件审限“二三五”机制和判后答疑制度,以严格的审限管理和程序监督倒逼责任落实,杜绝程序上无序停滞和空转,推动办案质量全面提升。
6.“通办”窗口省心
为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保障和支撑,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涉企事项“一窗通办”窗口,做到快速受理、高效审理、善意执行、省心服务,为优化营商环境提码加速。
设立通办窗口,优化服务资源和效率,构建“一件事一次办”的便民诉讼服务体系,提供“一次排队、一窗办理、快速办结”的便捷省心诉讼服务,实现前台后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和高效运行。
7.“三进”服务暖心
将群众的事当成头等大事,紧盯群众“急难愁盼”事项,打造“网格+法院”双向互动模式,开展“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行动,充分发挥网格员纠纷排查与法院干警矛盾化解的优势互补作用,实现矛盾纠纷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重大转变。
法官干警走村入户、进企业、进校园,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就地灵活开展调解工作,现场进行法治宣传,增强企业、群众的法律意识,引导当事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8.回访机制舒心
执法司法案件(事项)回访评价工作是群众监督评价执法司法工作成效的重要举措,是人民法院提升执法司法公信的有效载体,是干警转变工作作风的有力抓手。晋宁法院推行庭长、分管领导、院长“三级回访”机制,直面群众反映不满意的问题,逐一分析解决,并将“防反弹回潮”作为重点内容。
在各级回访中如实记录群众的意见建议,严格把控3个工作日的处理时限,通过电话、短信息等方式定期开展跟踪回访,确保群众满意度不下滑。
9.信访化解耐心
高度重视信访工作,通过院领导接待日、下沉接访、入户走访等方式,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在千头万绪中找准问题“症结”,耐心倾听、冷静分析、尽力化解群众信访矛盾,坚决做到“有信必复”。
10.文化融入贴心
在打造“一厅一馆六长廊”时专门设置了法庭文化长廊,让群众进入法院就自觉沉浸在“法为上、和为贵、调为先、让为贤”的“和”文化氛围中。
此外,晋宁法院编撰了《调解常用民间谚语300句》宣传手册,通过收集晋宁地区方言、民间俗语,融入法理情,以通俗易懂又蕴含深刻哲理的内容,为当事人提供贴心解释,为调解员当好角色、控好局面、融好法理提供指引,充分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