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法院 > 基层动态
少年的你,能否识破有组织犯罪的陷阱?
  发布时间:2023-09-11 16:50:05 打印 字号: | |

近年来

有组织犯罪分子侵害的黑手伸向了青少年

通过诱骗、胁迫等手段

在青少年群体中吸纳、发展成员

将青少年引入违法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

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

毒害腐蚀青少年的常用手段有哪些?

如何识破犯罪分子的陷阱?

以下几个特点带你认清有组织犯罪“面目”

↓↓↓

“含情脉脉”的诱骗招揽

有组织犯罪分子时常会利用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升学就业、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方面的困惑以及身心不成熟的特点,将自己包装为能够理解和支持青少年,为其提供荣誉感、归属感和安全感的“知心人”“好大哥”,并借机向青少年群体灌输抗拒家校管教、抵触社会公序良俗、否定法律规范约束等不良思想,煽动青少年脱离家庭与学校的监护,放弃学业和正向人生规划,加入犯罪帮派。

有组织犯罪分子看似温情热心的招揽背后,实质上是将青少年作为扩张犯罪组织规模、赚取非法利益并承受犯罪风险后果的“工具人”“替罪羊”。

“江湖义气”的不归之路

有组织犯罪分子往往会通过歪曲传统文化中“忠义”等道德内涵的方式,利用青少年心智不成熟、知识水平及社会经验不足、自我控制能力不够等特点,要求青少年无条件服从犯罪组织头目的意志及命令,遵循犯罪组织内部的“帮规帮纪”,伙同他人参与各类暴力伤人、非法取财、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活动,并实施包庇犯罪分子、掩饰隐瞒违法所得等违法行为。

有组织犯罪所宣扬的“江湖义气”,本质上是犯罪分子加强对犯罪组织的控制和对卷入其中的青少年进一步予以裹挟的肮脏手段,犯罪帮派头目假借“义气”的名义,通过暴力、胁迫等手段,大肆搜刮财富、残害帮派成员人身、践踏人格尊严,甚至残忍杀害失去利用价值的成员。

“纸醉金迷”的糖衣炮弹

有组织犯罪分子亦常诱导青少年通过实施“黄赌毒”、挥霍金钱等行为,让其沉湎在自我放纵之中,并向青少年灌输“及时行乐”等观念,对青少年给予经济利益上的小恩小惠,扭曲青少年的金钱观、消费观、价值观,放任青少年物欲无序野蛮膨胀,进一步诱导青少年为满足欲望而在帮派的指挥下参与违法犯罪活动。

有组织犯罪分子一方面通过鼓吹极端片面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观念,进一步腐化青少年的思想意志;另一方面则直接通过毒品、药物等手段控制青少年,使之沦为犯罪组织控制下的“马前卒”。

法官提醒

黑恶有组织犯罪是青春时光绝对不可触碰的“高压线”,犯罪分子的威逼利诱、花言巧语均不可信,冲动逞强不可取,切莫因一时“义气”参与有组织犯罪帮派,与黑恶势力同流合污,否则必将落入违法犯罪的深渊,付出惨重的人生代价。要时刻遵纪守法,珍惜在校学习机会和青春时光,不随意踏入酒吧、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娱乐场所,防范黑恶势力不法侵害。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第十一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防范有组织犯罪侵害校园工作机制,加强反有组织犯罪宣传教育,增强学生防范有组织犯罪的意识,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抵制有组织犯罪,防范有组织犯罪的侵害。

学校发现有组织犯罪侵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妨害校园及周边秩序的,有组织犯罪组织在学生中发展成员的,或者学生参加有组织犯罪活动的,应当及时制止,采取防范措施,并向公安机关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第六十七条规定:发展未成年人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境外的黑社会组织,教唆、诱骗未成年人实施有组织犯罪,或者实施有组织犯罪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

 
来源:西山法院
责任编辑:尹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