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某小区的小陈(化名)最近遇到一件烦心事。因为家住顶楼,但小区年久失修,所以自家屋顶一下雨就严重漏水,墙体、家具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为尽快解决自家漏水情况,小陈没有与楼下邻居协商便自行将漏水的屋顶进行了维修。一年后,屋顶再次漏水,小陈只好又进行维修,两次维修共计花费15800元。
屋顶修好了,小陈却觉得虽然自家住顶楼,但屋顶属于公用部分维修费不应该由自己独自承担,便和楼下邻居协商平摊费用。部分邻居爽快同意,但也有部分邻居认为这笔费用与他们无关。多次沟通未果,小陈遂将邻居小张和小何(均是化名)诉至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
法官巧用“3招”
促邻里纠纷妥善化解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仔细查阅卷宗,认为该案法律关系明确,矛盾主要聚焦于屋顶维修费用是否该由本楼住户平摊。为有效化解矛盾,让原本和谐的邻里关系重归于好,承办法官及时联系当事人,了解当事人内心想法。
庭审中,双方当事人对于是否应该共同支付屋顶的维修费用各执一词,情绪非常激动。
小陈认为,屋顶本来就是公用的,自己因修缮单元楼的漏水屋顶,前后共垫付15800元,这笔费用应该大家一起平摊。
邻居却认为,是小陈家漏水又不是自家漏水,不应该让大家平摊,且小陈没有提前告知或协商,现在却来找他们要钱,这不公平。
针对双方当事人互不退让的情况,承办法官耐心释法说理,引导双方本着互谅互让解决矛盾的原则进行沟通协商。
校正“失衡点”。首先承办法官让各方当事人痛痛快快地将矛盾说完,了解当事人矛盾根源,从中找重点抓难点。
控制“易燃点”。在当事人情绪得到完全抒发释放后,承办法官先安抚当事人,消除当事人的抵触情绪,得到当事人认可后从事实出发,分析矛盾的前因后果,帮助当事人转变观念、理顺逻辑,消除“助燃”因素。
扑灭“燃火点”。在各方当事人冷静后,承办法官乘势而上,走到了当事人中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的放矢进行了全面分析。
经过两个多小时耐心调解,当事人终于认同维修费用,并当庭支付,这起邻里间的矛盾纠纷终于得以案结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