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昆明法院1件案例入选2022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3-06-06 14:24:00 打印 字号: | |

6月5日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

2022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

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审理的

昆明某纸业有限公司、黄某海等4人

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入选

【基本案情】

被告单位昆明某纸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纸业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包装纸的生产;废旧纸张的回收、加工、销售。被告人黄某海系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被告人李某城系该公司后勤厂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黄某龙(黄某海之子)、黄某芬(黄某龙之妻)均系该公司股东。纸业公司在2005年建厂初期,即在金沙江螳螂川河道一侧埋设暗管接至生产车间的排污管道,并安有遥控装置。在无排污许可的情况下,黄某海指使李某城经暗管排放含有有害物质的生产废水。2020年5月26日,云南省昆明市行政执法机关检查发现纸业公司的暗管和偷排行为,作出责令立即停止环境违法行为(拆除、封堵暗管)、罚款100万元的行政处罚,后给予李某城行政拘留五日的行政处罚(履行完毕)。经鉴定,纸业公司在2017年4月至2020年5月26日未对生产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全部偷排至螳螂川河道,偷排废水期间螳螂川河道内水质指标超基线水平13.0倍至239.1倍,对螳螂川地表水环境造成污染,该期间共计减少废水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支出3009662元,对应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害数额共计10815021元;纸业公司偷排生产废水导致螳螂川底泥中硫化物、硫酸根、砷、汞、镉、铅、镍物质成份含量增加,对螳螂川底泥物质成份含量变化造成的影响持续存在。

纸业公司案发后全面停产,对公账户可用余额为18261.05元。经鉴定,纸业公司存在公司账簿与股东账簿不分,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股东自身收益与公司盈利难以区分等情形。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判令纸业公司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及鉴定检测费用,黄某海、黄某龙、黄某芬对上述费用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判决结果】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单位纸业公司违反国家规定,未对生产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并通过暗管直接排放,严重污染环境,构成污染环境罪。被告人黄某海、李某城作为纸业公司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亦构成污染环境罪。纸业公司排放生产废水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害数额共计10815021元,后果特别严重。本案犯罪事实包含行政执法机关对纸业公司行政处罚认定的违法事实,就该部分违法事实所处罚款100万元与本案所判罚金相抵。李某城被判处刑罚的犯罪行为与之前受行政拘留处分的行为系同一行为,行政拘留五日已履行完毕,依法折抵相应刑期。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害具有开放性、无限性、历时呈现性与不确定性,事后对环境污染数额的量化远远低于其实际造成损害的严重程度,基于鉴定结论认定赔偿范围和数额合法合理。黄某海、黄某龙、黄某芬作为纸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以致纸业公司责任财产流失,债务清偿能力受到极大影响,严重损害环境侵权债权人的合法利益,符合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规定。依法判处纸业公司罚金200万元(实际还应缴纳100万元);黄某海、李某城均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纸业公司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10815021元、支付鉴定检测费用129500元;黄某海、黄某龙、黄某芬对上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鉴定检测费用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该判决已生效。

【典型意义】

本案系偷排污水污染环境引发的刑事案件。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应依法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和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导致公司无力承担赔偿责任,股东应依法承担连带责任。本案中,人民法院贯彻落实全面追责原则和最严法治观,依法严惩环境污染犯罪,依法认定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和被告单位、被告人应承担的刑事、民事、行政责任。同时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适用于环境侵权领域,判决股东对公司环境侵权债务承担连带责任,通过追究公司背后股东的法律责任,解决公司环境侵权后赔偿无法到位的问题,切实实现对污染企业的严格追责、对受损环境公共利益的充分救济。

近年来

西山区人民法院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依法打击环境污染犯罪

坚决守护绿水青山

以能动司法不断推动落实

“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取得系列突出成效

 

多措并举

“守土尽责”守护春城碧水蓝天

西山法院厚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在司法实践中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2022年,审结环境污染类刑事案件16件23人,挽回生态损失3331万元。同时,积极开展系列环保普法活动,在海口法庭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联络站”,以环保法律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推动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守护春城碧水蓝天。

重拳出击

“个案正义”助力滇池生态保护

2022年2月,西山法院审理张某某、曹某、金某等14名被告人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一案,追究在滇池流域“十年禁渔捕捞”期间非法捕捞水产品的被告人刑事责任,并责令其承担非法捕捞导致的生态资源损失补偿费用,积极推动生态修复工作,在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展现出司法担当。

2022年2月,西山法院审理张某某、曹某、金某等14名被告人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一案

能动司法

“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2022年6月,西山法院妥善审结昆明市某纸业有限公司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一案,判决由污染环境的某纸业公司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鉴定检测费合计人民币10944521元,并由滥用公司独立人格、转移公司财产的股东对该公司负担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鉴定检测费用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022年6月,西山法院开庭审理某纸业有限公司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一案

本案为国内首例以公司人格否认追究股东环境侵权连带赔偿责任的案件,西山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有力震慑了潜在的环境污染者,并引导企业树立绿色发展宗旨,加强企业合规建设和内部治理,全面履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本案有力回应了“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需求,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保护贡献了司法智慧和力量。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尹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