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人民法院昆钢法庭是云南省唯一直接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并以企业名称命名的法庭,主要办理昆钢集团公司和金方街道办、太平新城街道办的各类民商事案件、刑事自诉案件和自动履行的执行案件。辖区面积159.28平方公里,管辖人口近20万人,占安宁市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一代代刚正不阿的昆钢法庭人,用钢铁一般的坚定意志守护了一方公平、正义,真正体现了“小法庭,大作为”。
昆钢法庭,以钢铁品质铸造尚法灵魂
4月24日,记者来到昆钢法庭。法庭矗立在昆钢辖区较高位置,显得格外威严,法庭门口两棵盆口粗的大叶榕枝叶繁茂,四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法庭背后是一片茂密的竹林,无论春夏秋冬,风过竹林的声音总能给昆钢法庭干警们带来另一种心境……
走进昆钢法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面钢(刚)”主题墙。这是一个立体字,从左侧看是刚正不阿的刚字,从右侧看是钢铁的钢字。这面主题墙之所以取义钢(刚),不仅因为昆钢法庭身处“钢城”,更是因为一代代刚正不阿的法庭人,用钢铁一般的坚定意志守护了一方公平、正义,最终实现美好愿景:刚法柔情,理通情和万家;知行合一,法铸德宁钢城。
记者看到,“两面钢(刚)”上面是昆钢法庭庭徽,由工字钢的横切面+毛体的“昆钢法庭”+法徽组成,所以昆钢法庭与钢有关、与法有关。一条红色的线是熔化的钢水,贯穿昆钢法庭文化建设,滚烫的钢水融入昆钢法庭。
“钢铸法魂”字样格外显眼。昆钢不只是一个企业,它在抗战烽火中诞生,自带实业救国的红色基因,堪称红土高原的钢铁脊梁。一张视察昆钢的老照片,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昆钢的重视。根植于这片铁水浇灌、钢花点缀的土地,从最先的老、破、小到今天的全省优秀、全国先进,昆钢法庭凝聚了几代法官的坚持和努力。“以钢铁品质铸造尚法灵魂”是昆钢法庭的庭训,也是昆钢法庭所有法官的行为准则。
1515℃是钢的熔点,是炼钢必须达到的温度,也是昆钢法庭司法为民的热度。在这里,有一支团结进取、朝气蓬勃的团队——这就是百炼成钢的昆钢法庭。
家事纠纷,引入家事调解员参与调解
“从2020年10月开始,昆钢法庭引入‘全国最美家庭’荣誉获得者——金方街道晓塘社区书记袁继芬进驻法庭,专门对婚姻家庭类案件进行调解。”昆钢法庭庭长范玉说,袁继芬作为法庭特邀家事调解员,参与调解了多起家事纠纷。在调解过程中,她不但能用自己多年经营家庭生活的丰富经验劝导当事人,更能用自己文明和谐的家风、家教,对当事人进行良好的道德风尚引导教育,为当事人树立了良好的婚姻家庭榜样。
小江是一名在校大学生。10多年前,父母离婚后,小江一直跟着母亲生活,父亲则每月支付500元抚养费。后来,经安宁市人民法院调解,父亲改为每月支付女儿1200元抚养费,直至女儿年满18周岁时止。小江考上大学继续读书,花费越来越大。子女“尚在校就读的”,父亲仍应负担一定的抚养费,何况母亲一直无经济来源。为了筹集学费和生活费,小江把父亲告上了法院,请求安宁市人民法院依法判令父亲支付上学期间学费、生活费的50%。
考虑到家事纠纷的特殊性,袁继芬以拉家常的方式耐心细致做双方当事人工作,希望双方能打开心结,修复父女关系。最终,在袁继芬的悉心调解下,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截至目前,袁继芬参与调解的家事纠纷案件共22件,调解成功12件。
诉源治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作为云南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法庭,昆钢法庭以主审法官办案责任制和家事审判方式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法庭一线审判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落实便民措施,在改革实践、诉源治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2018年被评为“全省优秀人民法庭”,2020年被评为“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
2017年9月,昆钢法庭建立了全省首家“多元解纷诉讼服务工作站”,将诉讼服务前置到源头,参与多元解纷。2017年以来,先后在诉讼服务中心及昆钢法庭诉讼服务点设立律师工作站,成立法律援助中心人民法院工作站,引入人民调解员进驻法院,搭建起主体多元的诉源治理工作平台。同时,昆钢法庭与辖区新村社区、晓塘社区和桥头村委会共建了3个区域党建联盟,把组织建设的成果转化为化解纠纷的力量。最早与安宁市人民法院签订党建联盟共筑共建协议的新村社区,10年来没有一起诉讼案件及上访案件,被称为“无访无诉社区”。
通往二楼的过道上,挂着晓塘社区向法庭赠送的手工剪刻纸作品。这些作品由社区工作人员亲手刻制,以“家和福顺,通情达理”为主题,一笔一画都刻着社区对法庭工作的鼎力支持。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意思是:审案子,我并不比别人高明,我所追求的是诉讼案件根本不发生。古人用千年前的智慧告诉我们,社会治理的最终目标是良序善治,进而无讼。在昆钢法庭二楼,宣传的主题文化也是“善治诉源”。
近年来,安宁市人民法院通过积极开展诉源治理,破解当前“案多人少”难题,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和萌芽状态,有效控制了案件受理数逐年大幅度增长的趋势。
相关案例,化解583名农民
范玉说,她扎根法庭近10年。基层法庭天然有着靠近群众、靠近纠纷源头的优势,应该成为诉源治理工作的排头兵。
昆钢法庭的诉源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就以调解组织建设为主线,不断丰富法庭社会治理职能。2017年以来,安宁法院在昆钢法庭建立了云南省首家“多元解纷诉讼服务工作站”,把法院的诉讼服务与多元解纷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安宁模式”的诉源治理之路。
范玉说,凭借着多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丰富经验,昆钢法庭人认识到,解决纠纷的时间点越靠前,难度越小、成本越低、纠纷成功化解率越高。
昆钢法庭以纠纷的产生、激化、起诉为三个节点,划分出诉源治理的四个层级,并针对每个层级制定出相应的诉源治理措施。
范玉举了一个案例:2019年国庆节前夕,太平街道办出现583名农民工集体讨薪事件。在纠纷成诉之前,法官提前介入,运用诉源治理的思路,通过35个司法确认案件快速、妥善化解了这起讨薪事件,保障了农民工的权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知行合一,发扬“采选炼铸”钢铁工匠精神
昆钢法庭人深知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代代发扬“采”“选”“炼”“铸”的钢铁工匠精神。这种工匠精神,用在审判调研方面同样有效——“采”是问题导向,“选”是梳理对策,“炼”是实践检验,“铸”是总结经验,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良性互动。近年来,昆钢法庭取得了丰硕的调研成果,做到知行合一。
采访结束,记者来到法庭“后花园”——“听风廊”,这里是昆钢法庭人闲暇之余放松身心的好去处。看着绿油油的翠竹,不禁让人想到郑板桥的《墨竹图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风过竹林的声音也时时提醒——不忘司法为民的初心。
站在法庭顶楼,从窗外望去,一边是萧萧翠竹,一边是晓塘冬景,昆钢最美风景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