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持续开展法治副校长送法进校园活动,法治副校长们纷纷走进校园,为师生们送上法治“大礼包”,全方位护航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昆明市艺术学校
昆明中院刑二庭副庭长、昆明市艺术学校法治副校长刘晓媛受邀为全校师生作法治宣传教育专题讲座。
刘晓媛结合工作实践和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校园、学生、生活事例“以案释法”,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新时代法治观念,不断增强法治意识,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法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习法律知识是一个合格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需要,在学习生活中要懂得时刻用道德、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昆明市第三中学西山学校
昆明中院行政庭副庭长、昆明市第三中学西山学校法治副校长张锐为全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法治课。
张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真实案例,通过图文、动画、视频以及现场问答互动的方式,从校园欺凌的含义、校园欺凌中的角色、校园欺凌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及自我保护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讲解,让学生们明白了什么是校园欺凌、怎样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充分引导同学们通过正当途径应对校园欺凌。同时告诫同学们不能成为欺凌者,更不能成为逆来顺受的被欺凌者,要懂得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昆明广播电视大学
昆明中院民三庭法官、昆明广播电视大学法治副校长李锋进校园开展了“法律意识及其养成”普法专题讲座。
李锋针对在校学生的学习特点,从“法律意识是什么”“规则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等五个方面,从理论到案例,讲述了法律来自于生活、规则使个体和社会更加安全,普法就是将外在的法律内化,树立公民对法律的基本信仰。
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
昆明中院知产庭法官、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法治副校长张翀开为同学们讲授了以“学法守法从了解法治符号开始”为主题的普法讲座。
“法徽由什么构成?”“法槌有什么用?”“法袍有什么含义?”通过学习法治符号,同学们知道了法治符号的功能在于借助一定的客观载体、有规定的程序、通过一定的形式塑造法律的神圣和权威,真正做到臻于至善。下一步,昆明中院将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创新方式方法,教育引导青少年遵纪守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为建设平安昆明贡献法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