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邹碧华》中有一位让人印象深刻的小人物——传达室“老贺”,在平凡的岗位上一干25年。而就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个平凡的人,1988年从部队上转业进入昆明中院工作,短暂的法警工作经历之后,他就成了一颗螺丝钉,铆在办公室机要岗位上33年,兢兢业业、爱岗敬业、无怨无悔、无私奉献。他,就是办公室的“坐塘鱼”——赵昆。
熟悉老赵的人都知道,一个机要文件包、一杯浓茶,是老赵30多年来的“标配”。每天9点准时从院里出发,定时到省市相关部门送达和领取机要文件,每日必达,风雨无阻。可能有很多人都“觊觎”机要交换这个岗位,觉得每天只要开开车、送送件、取取件,工作轻松得很。殊不知,这样的工作干一天两天没问题,但十年二十年,重复着同样的流程,担负着机要件的安危,任谁都会心生厌烦。而老赵一干就是30多年,任劳任怨、恪尽职守,从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凭的就是对这份工作的坚守与热爱。老赵曾自嘲是一颗“生锈”的镙丝钉,生锈不是无用,而是咬定岗位不放松的毅力与坚持。
老赵还负责机要件的分发,这个工作简单枯燥,又至关重要。机要无小事,每一份机要件都必须安全、准确、及时送达。从签收到登记再到分发,这不单单是一个工作的流转,还需要各部门和同事间的配合与支持。有时可能因为庭上同事工作繁忙,接到通知后长时间没到机要室取件,老赵就拼命打电话提醒,有时甚至引起同事误解,认为又不是天天没事做就闲着拿拿文件,一天天的催,真是麻烦。殊不知,反复提醒,真不是老赵讨人嫌、添麻烦,而是他对机要件的重视,及时收转、准确送达,确保自己经手的每一份文件万无一失。
老赵经常和别人说,他能一直在机要岗位上是“特招”的,因为他不识字。虽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其中却蕴含着机要工作的原则。作为一名机要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保密规定,做到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对于自己经手的机要文件,做好“二传手”,只传文件不传话,管好自己的眼睛,管住自己的嘴巴。30多年来,老赵经手的机要文件,从未发生过任何失泄密事件。
33年如一日,老赵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贡献,把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做好,这也是干大事,他就是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发着光、散着热,坚持信念,无愧岗位,无悔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