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我为群众办实事】昆明法院多措并举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落实
作者:宣传处  发布时间:2021-05-31 14:50:03 打印 字号: | |

自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昆明两级法院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化纠纷,积极践行司法为民服务宗旨,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落实,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昆明中院: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向社会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七项承诺;层层压实责任,班子成员带头接访信访案件当事人,倾听群众诉求,推动纠纷实质化解;推行执行立案无需提供法律文书生效证明,自2021年4月29日起,全市法院在受理执行立案时,申请人无需提供法律文书生效证明,实打实减轻当事人诉累;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生活困难的执行案件申请人发放司法救助金,对符合条件的当事人依法缓减免诉讼费,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持续开展特色法庭创建,拓展人民法庭职能,广泛开展巡回审判。

五华法院:坚持巡回审理,将法庭搬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通过送法下乡、就地办案、现场调解,最大限度方便当地群众就近诉讼;完善诉调对接,诉前委派调解和人民调解最长时限不超过三十天,三十天内未能成功调解的案件,如当事人提供的材料完备,且符合管辖条件,将对案件直接立案;向社会公布执行局各下设科室工作微信号,开通外执警务组24小时值班热线,成立恢复执行团队,专门办理各类申请恢复执行案件以及终结案件涉及到的执行事项。

盘龙法院:精准分流,设置当事人通道,打造律师绿色通道,利用大数据对安检区域进行科学管理,缩短入院用时;建成24小时自助法院,引进约见法官系统、立案服务终端、自助阅卷系统、智能收转云柜、自助送达一体机等法院自助服务设备,向群众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创新应用全省首个“线上预约立案”微信小程序,解决排队问题;召开物业纠纷座谈会,推引法治之力破物业矛盾纠纷难题。

西山法院:建立“在线司法确认工作室”和“巡回法官工作室”,实现一站式司法服务全覆盖;设立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四民”信访办理工作室,对执行信访案件实行统一归口管理;首创全新的信用卡纠纷解决方案,用赋强公证手段实现信用卡纠纷案件批量高效处理。

官渡法院:深入推进人民法庭与辖区内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多家基层单位构建的“一庭三所一处”诉调联动机制构建,加强涉法涉诉案件信息互通共享,形成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合力;持续开展“执行局承办人接待日”活动,主动回应申请执行人关切和需求;与官渡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联动化解群众理赔难题,凡符合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条件的,由区社保局审核后按照“双赔”方式进行发放,不再以生效法律文书作为支付凭证。

呈贡法院:立案“线上线下”走,材料不全一次性告知,让群众少跑腿;跨域立案全覆盖,实现就近能立、多点可立、少跑快立;多元化解化纠纷,建立“一委两站”(区司法局驻法院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律服务工作站、区法律援助中心驻法院援助工作站)及公证调解机制,让群众通过调解低成本化解纠纷;速裁案件加速办,畅通繁简分流、简案快审渠道,为公正司法提速。

安宁法院:出台《安宁市人民法院便民利民8条措施》《安宁市人民法院预约立案制度》《安宁市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延时制度》等6项制度;畅通维护民营企业权益,维护老年人、残疾人权益绿色通道,坚持实施巡回立案,为行动不便的伤病患者、残疾人、老年人提供上门立案服务;依托在安宁市13个社区建立的“阳光司法”示范点、诉源治理工作站,着力推进“无讼无访社区”建设,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石林法院:深化民事诉讼制度改革,法官助理主持民事案件庭前会议将程序性事务合理分流,探索“一会一审”审判新模式;成立法官工作室,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田间菜地里调解,解决群众的“揪心事”;送法下乡,妥善化解矛盾纠纷。

 
责任编辑:普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