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焦点图
禄劝撒营盘法庭以事实为基点践行“司法为民”
作者:张浩林/图 陈怡/文  发布时间:2003-11-14 15:44:46 打印 字号: | |
  编者按: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撒营盘法庭位于横断山脉中段的金沙江畔,距县城80公里,辖七个乡镇700多个自然村,人口约16万,面积近1700平方公里,居住着彝、苗、傈僳、傣、壮等16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山区和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在当前各级法院全面落实司法为民宗旨的形势下,地处“老少边穷”的撒营盘法庭提出了一些很有新意的便民利民措施。现将他们的做法介绍如下,供借鉴参考。

  措施之一:加强法庭建设,改善司法为民的物质条件。昆明禄劝法院撒营盘法庭以创建山区农村中心法庭,探索便民利民服务措施,打造便民法庭为目标,配置优秀骨干,结合工作实际,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经过多方努力,建成了拥有象征着“打击与保护”法制形象威严大门、大中小审判法庭、办公室、会议室、电脑室、档案室、宿舍、运动场等设施的“标准型、服务型、便民型”农村中心法庭,为司法为民提供了物质保障条件。

  措施之二: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制定司法为民的各项措施。一是实行亲民的信访接待方法和便民的收立案方式,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告状难”问题。认真执行“起身、请坐、倒水、听诉、解答、送出”12字文明接待准则,设置当事人书写桌、休息处;接待中实行首问负责制,做到来访有记录,来信有函复。对当事人诉至法庭的案件,除特殊情况外,保证在收案当天给予立案,以减少当事人往返法庭的开支;委托乡镇有关部门收案后及时审查立案;以流动法庭方式收案;以电话联系或邮政投递等方式收立案。二是实行便民快捷的审查、送达方式。注重案件繁简分流,积极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对当事人争议不大的案件,在征得双方同意后在收案当日即开庭审理;庭审中注重对当事人的举证引导和调解工作;实行排期开庭。为节约诉讼成本,提高审判效率,在起诉当日即将有关诉讼材料填写完毕,由原告交被告住所地村委会、当地司法所或派出所转交被告;制作了部分填充式民事调解书、裁定书,以便下村办案调解结案时能及时送达;备有部分盖有院印的空白文书,在案件审结后及时打印裁判文书送达当事人。三是设置“假日法庭”、“街天法庭”、“流动巡回法庭”方便群众诉讼,坚持24小时驻庭值班制度,进行全天候服务。在节假日,法庭审判人员轮流值班,负责接待来访和收办案件;在乡镇街天、农忙季节或交通不便地区,法庭干警背着国徽、布标、法槌等开庭工具前往,在乡街、农户家或田间地头开庭审案。

  措施之三: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司法为民的特定救助。针对辖区农村经济、文化落后,公民法律素质不高的特点,开辟绿色通道,积极扶助弱势群体诉讼,对那些经济确有困难的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给予办理缓、减、免诉讼费;对文化程度较低,又无经济能力请律师的,给予办理口头起诉;对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和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产生活的涉农案件优先受理。据统计,2003年1至9月,法庭提供司法救助37人次,共减免诉讼费2000余元。

  措施之四:开展法制宣传,拓展司法为民的服务范围。一是坚持每季度利用“街天法庭”开展法律咨询、收立案;二是坚持巡回审理、就地办案,宣传法制;三是就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并在法制宣传栏内粘贴,或到学校、医院、厂矿等作专题法制讲座,取得了较好的办案效果和社会效果。2003年1至9月,法庭已开展法制专题讲座及宣传20余次。

  措施之五:加强调解指导,调动司法为民的各方力量。法庭结合辖区实际,面对审判力量不足、审判任务繁重的现状,坚持利用下村办案的时机到乡镇司法所、村委会等调解组织座谈,了解他们对纠纷的调处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调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错误做法,并就具体案件给予指导,规范调解程序,提高调解水平,有针对性地对人民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法律知识水平和调处纠纷的能力。在巡回审理案件过程中,邀请、组织人民调解人参加旁听案件,并就案件的实体处理和程序操作进行讲解。

  编后语:撒营盘法庭情系百姓的做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认可。禄劝法院充分肯定了撒营盘法庭的做法和经验,要求县法院和其他法庭像撒营盘法庭那样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做好便民利民工作。目前该院已全面实行24小时值班接待立案制度和节假日开庭等措施。我们相信,有这样一支热爱人民、忠于法律的法官队伍,撒营盘法庭及禄劝法院的同志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做得更好。(责编:毕琪琳)
责任编辑:张浩林/图 陈怡/文